更新时间:2016-09-13 09:28:09来源:采编
根据新华社消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印发。规划纲要提出了“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并将武汉、重庆定位为超大城市。武汉、重庆的未来给人无限想象。
根据新华社消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印发。规划纲要提出了“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格局,并将武汉、重庆定位为超大城市。
其中“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两翼”是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具体从城镇化而言,是要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龙头,以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为支撑,以黔中和滇中两个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为此要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超大城市和南京、杭州、成都等特大城市引领作用,发挥合肥、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大城市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
三大城市群辐射带动
根据上述规划,将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龙头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长江中游城市群需要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加强湖泊、湿地和耕地保护,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成渝城市群要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发挥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推进资源整合与一体发展,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上述规划提出,也需要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上述规划使得该经济带成为中国新的重要的发展引擎,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发展战略共同发挥作用。
重庆市政协常委王崇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长江经济带构建的三大城市群,其实有不同的层级。以重庆为例,重庆主城区与各区县构建了1小时都市圈,重庆与成都距离有300公里左右,构成1个半小时都市圈,再远的话,成渝城市群与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分别以昆明、贵阳为中心)形成互动。
王崇举认为,新构建的三大增长极,为中国经济未来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长江经济带将东部、中部、西部统筹起来发展,有利于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形成。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建清则认为,长江经济带提出要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大航运中心主要是上海、武汉、重庆,南京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显示出了国家对中部武汉的重视,因为从航运规模来看,目前武汉无法和南京媲美。
汉渝定位升为超大城市
本次长江经济带规划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内容,是将武汉和重庆定义为超大城市。
上述规划提出,要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超大城市和南京、杭州、成都等特大城市引领作用,发挥合肥、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大城市对地区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鼓励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重点发展高端产业、高增值环节和总部经济,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重庆2015年主城区常住人口834.8万人,与主城区1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标准还存在距离。武汉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1060.77万人,但是农村人口267.68万人,由于有些区原先是县,武汉的主城区人口也未达到超大城市标准。
成都、南京、杭州主城区的人口其实与武汉等地也差别不大。2015年末成都全市常住人口1465.8万人,户籍人口122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9.1万人,乡村人口399.0万人。按此看来,成都主城区人口也将接近1000万的超大城市标准。
不过上述规划仅仅确定南京、杭州、成都为城区人口不到1000万的特大城市。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指出,目前重庆、武汉都还没有达到向周边特大城市、大城市辐射的作用,但是分别作为长江上游、中游经济中心的定位是毋庸置疑的。武汉以后甚至可以定位为中部的经济中心,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尽管目前重庆的经济总量、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成都差不多,但是未来国家定位给予了更多发展空间。
武汉也一样,尽管暂时还无法像上海一样,将产业向周边转移,对周边地区产生更大的辐射。武汉的高校在全国名列前茅,加上是全国的高铁客运中心,因此定位需要升级调整。
徐长乐说,上世纪前半期武汉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城市排名第四,仅仅低于上海、北京、天津,后来发展滞后了,以后武汉也可以做中部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等。
此前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成渝城市群规划,确定了重庆大都市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并具有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的功能。不过,武汉和重庆等此前只是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被确定为超大城市还是第一次。
在目前的长江经济带规划中,重庆的开放战略定位是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武汉和成都、长沙、南昌、合肥等一样,属于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建清认为,武汉作为全国重要的战略重点城市,科教资源丰富,目前武汉地区高校和科技成果主要在沿海等地转化,未来如何在本地形成创新动力,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系列报道>>>
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建立负面清单和生态补偿机制
长江经济带产业调整:退出 升级 转移和共建同行
新一轮长江经济带规划是全流域开放
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一体化财税政策的“润滑油”作用
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新格局:五大自贸区贯穿其中
长江经济带重点发展立体交通体系 三峡新通道仍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