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2-08 09:14:38来源:互联网
证券时报记者 房佩燕
自2015年下半年起,新基金“踩点发行”的现象就开始兴起:即募集金额刚达2亿元的成立门槛,持有人户数则也是刚好超过200人的最低要求。而如今该现象更是愈演愈烈,在2017年新成立的96只基金中,便有60只踩着2亿份的最低门槛成立。
根据相关规定,公募基金的成立条件必须满足两点: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基金份额持有人人数不少于200人(发起式基金除外)。然而,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新基金踩着最低标准线发行已成常态:2017年以来成立的96只新基金中,便有61只基金募集金额刚达2亿元,39只基金持有人刚达200人。如1月底成立的信诚稳丰、万家鑫丰纯债、泰达宏利溢利、平安大华量化和泰达宏利恒利等,其发行份额均为2亿份,首发金额为2亿元,认购户数均不足250人。
此外,记者留意到,与以往新基金追求大规模首发不同,近年来新基金讲究“踩点发行”。特别是2015年下半年股灾之后,新基金“踩点发行”的现象愈演愈烈。Wind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平均发行规模分别为24.79亿份、14.38亿份、11.81亿份、19.99亿份、9.41亿份,新成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整体呈现不断下行的趋势,而今年96只新成立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更是仅有3.65亿份。2016年新成立的1151只基金中有近500只基金的发行份额刚达2亿份;而今年更是有逾六成新基金发行份额刚达2亿份。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公募基金委外定制化的结果。
不过,基金新发规模不断下降的同时,新基金成立的数量却大幅上升,2012年至2016年新成立基金数量分别为260只、378只、344只、822只、1151只。基金公司在摒弃新基金大额首发规模的同时,争取“多播种”。不过,因机构资金理财需求强烈,入市意愿提升,银行委外资金、保险资金、券商资金、信托资金等机构定制基金产品的增加也是促进基金数量大规模增加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