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十万亿关口再起航:坚持产融结合 发挥“引擎”功能

更新时间:2017-09-21 08:48:53来源:互联网

伴随着备案登记制度的确立和行业的规范发展,过去几年来,私募基金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今年8月底,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借助自身特点,股权和创投私募在这波浪潮中大放光彩,引领私募基金规模增长的趋势日渐明显。业内人士指出,作为连接资本和实体经济的“纽带”和“引擎”,私募基金已成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力量。在顶层设计、规范发展、回归本源的行业发展大格局下,私募基金正开启下一个金色五年。

助力实体转型创新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开放,投资工具种类增多,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成为可能,投资趋向专业化,市场参与主体也呈现从散户向机构过渡趋势。在此背景下,私募基金获得了持续且高速的发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065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60688只,管理基金规模10.21万亿元。

这是私募基金管理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首次比肩公募基金,正式迈入“十万亿级”大时代,而去年年底这个数字为7.89万亿元。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日趋深入,迫切需要金融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私募基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以其针对性强、灵活性高、良性激励机制等特点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力量。”清和泉资本创始合伙人兼副总经理钱卫东对记者表示。

钱卫东指出,私募基金的发展有利于搭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真正让社会资金形成资本,在不同发展阶段为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和增值服务,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实现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的高效配置,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星石投资认为,私募基金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创新集中体现在对中小型创新型企业、消费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填补了资金供给在高净值人群方面的空白,使得整个投融资产业链更为完整。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私募基金而言,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对于企业而言,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创新创业“新引擎”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规模的不断增长,私募基金在连接资本与实体企业方面的“纽带”和“引擎”属性将愈加明显,尤其是股权和创投私募,在参与未上市中小企业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的优势将会被进一步放大。

实际上,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实现“蛙跳”很大程度上借助了股权和创投私募的强劲增长势头。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底,股权和创投私募、证券私募的管理规模占比分别为62%、22%;股权和创投私募管理规模较2016年12月底增长1.68万亿元,贡献了私募基金年初至今72%的增幅。单从管理规模上看,股权和创投私募显然已居于主导地位。

盛世投资总裁张洋指出,股权投资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工具,是加强新产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通过引入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形成不同主体的动力一致性机制,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科创基金为例,日前在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上,总规模为200亿元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宣布成立。据了解,该只基金是北京市政府主导的股权投资母基金,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创新源头,实现“三个引导”:一是引导投向高端“硬技术”创新;二是引导投向前端原始创新;三是引导适合首都定位的高端科研成果落地北京孵化,培育“高精尖”产业。

实际上,以摩拜单车、商汤科技等为代表的“独角兽”迅速成长背后均少不了股权和创投私募的身影。成立短短两年,摩拜单车借助腾讯、红杉中国、华平投资、高瓴资本等数十家顶尖投资机构的融资,迅速成为估值数十亿美元的明星创业企业。

“我们利用母公司的资源,帮助企业寻找并购标的,为企业提供再融资服务,同时还与企业共同成立教育投资基金。”天风天睿副总裁陈实表示。据了解,2014年颂大教育引入天风天睿等机构投资者,此后收获充足资金的颂大教育不断在教育领域开疆拓土,并于今年年初启动了IPO进程。

产融结合大势所趋

“私募基金的社会价值首先体现在为投资者带来价值回报和实现财富增值,但这个过程应以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履行环保等社会责任为前提,只有符合这个前提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才能在未来获得更为充足的发展空间。”重阳投资副董事长汤进喜表示。

张洋认为,股权投资可通过长周期的资源配置固化资金,减轻短期套利资金对于经济周期的冲击。通过正向的财富效应和回馈,培养和鼓励一批长周期资金合格投资人,为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奠定基础。这有利于未来社会资金有效转化为长期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创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