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净值单日暴跌之忧:如何保障长期持有人利益

更新时间:2016-02-03 08:26:03来源:采编

【基金净值单日暴跌之忧:如何保障长期持有人利益】由建信鑫丰C的“基金净值单日暴跌”引起的市场关注正在消弭,但导致这场风波的真正成因如无形之手,仍在基金市场内时隐时现。(上海证券报)由建信鑫丰C的“基金净值单日暴跌”引起的市场关注正在消弭,但导致这场风波的真正成因如无形之手,仍在基金市场内时隐时现。

2月1日晚间,建信基金官网公布的“建信鑫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C”的当日净值落定在1.0400元上,相比前一日增长208.61%。其后有消息称,此次基金净值大幅增长,源于基金公司对客户因估值方法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弥补。

此前的1月29日,建信鑫丰C的净值曾经从前一日的1.0390暴跌至0.3370,跌幅为67.56%。针对此异常波动,官方的解释为,由于基金C类份额发生了巨额赎回,使其基金资产四舍五入的误差计入C类份额基金财产,导致该基金C类份额净值发生了大幅波动。

更通俗的解释是,由于基金经历了超大比例赎回,致使原本非常微小的净值差损,在巨大赎回份额的基数上被积累放大,又在非常小的存续客户(老客户)份额上得以体现。最终导致了短期内的基金份额净值巨大波动。

谁是主因?

事件发生后,市场和行业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净值计算方式上,不少基金研究人士认为,该方法源于基金单位净值“四舍五入到0.001元”的安排不够完善。有人士甚至提议,在遭遇重大赎回时,清算机构应该适时调整净值计算方法,甚至精细到“小数点后第九、第十位”等。 但导致该事件的另一重要原因却被忽略了——集中、频发的大比例申购与赎回。

一个简单的计算就可以明了。根据现行的单位净值“四舍五入”到千分位的做法,每份基金造成的正负误差通常不可能超过千分之一。即便是占基金总规模一半的份额被赎回,那么实际给剩余的每份基金净值造成的亏损最多也只有0.1%。而要造成10%的单日净值亏损,预估需要有99%以上的份额在一天内赎回才能导致。

所以,此事件中暴露的最大问题不是基金净值的计算问题,而是如何应对基金规模异常剧烈的波动,以及控制由之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问题。

超高比例申赎频发

那么此次暴露的情况在行业内是否属于偶然呢?统计显示,不是。

根据第三方的数据统计,过去一年内,基金规模的变动日趋激烈。大比例申购和赎回屡见不鲜。在刚过去的2015年里,基金规模每季度的平均变化幅度分别为84%、102%、43%和139%。(这个数字已经剔除了由于初始规模过小导致变化率异常的部分基金).

以申购和赎回比例计算,2015年上半年,所有存续基金的累计申购量平均为年初规模的6.37倍(算术平均值),累计赎回量为年初规模的4.23倍。上半年申购倍数(申购份额/年初份额)超过5倍的有470个基金,赎回规模超过5倍的有370个基金。其中不乏数十倍规模变化的基金。而这还只是半年的数字。 上述情况表明,在行业内,有批量的中小规模基金在去年经历着非常频繁的规模变化,而这种变动事实上存在着对其长期持有人利益有重要负面影响的可能。

应有补偿平衡机制

负面影响至少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显性的,由于巨额规模波动导致的净值误差放大的情况,类似此次鑫丰C的案例。另一方面是隐性的,由于规模剧烈变化导致的收益摊薄和交易成本损耗。

以去年为例,在指数大幅涨跌时,有不少的股票基金和分级基金,承担着单日规模大比例增长或下降的情况,由此带来的日内交易压力和冲击成本十分可观。由大额申赎带来的成本损失和收益摊薄事实上由包括存量持有人在内的所有基金持有人共同承担。这对长期持有的投资人并不公平。从推动长期持有、公平对待持有人角度,行业应对上述机制做出调整和补偿。

从目前情况看,基金业对于大额申赎导致利用不均衡的调节措施,还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对大额赎回的限制措施,仅限于短期内的较高赎回费率(但对于固定销售费率的C级基金无效),或几乎不被使用的暂停赎回机制。而对单日集中大额申购,大部分基金单纯采取欢迎态度,未做限制和惩罚性费率设置。这个情况应该有所修正。

从实际操作情况看,基金业或有几种方案可以考虑。一方面,行业是否明确规则,对单笔比例过大或单日比例过大的申购赎回予以分批递延实施?另一方面,也不妨借鉴此次鑫丰的案例,对于申赎的净值估算计算采取对老持有人有利的方法。

基金作为资产管理行业需要长期的价值导向,长期的价值导向需要长期的投资人,而长期投资人应有更多机制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