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业众生相 马太效应凸显

更新时间:2020-04-29 12:06:03来源:互联网

随着基金一季报的披露,基金经理的“带货”能力显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463位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百亿元。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知名基金经理刘格崧、董承非、张坤、刘江、刘彦春等管理规模均在百亿元之上。与此同时,也有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缩水,甚至走向“迷你化”。

公募基金经理“带货”能力分化,是基金行业马太效应的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也有多样的生存状态,有的愿意走向风口浪尖,争做名人;有的则选择看淡规模,寻找自己合适的管理状态。基金行业人士认为,在基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有人会被淘汰,但也有足够的包容性,让行业存在多元的生存状态。

463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百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463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总规模超过百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35位。其中,有56位基金经理管理总规模新晋百亿元,有21人管理总规模跌下百亿关口。

值得关注的是,管理总规模过千亿元的基金经理有42位,较2019年末增加4位。其中,天弘基金的王登峰,在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一季度仍将管理规模提升了1624.37亿元,目前管理基金总规模13703.23亿元。

指数和ETF基金显然是规模增长的重要来源。以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弘弢为例,虽然一季度管理规模有所降低,但是仍达到了868.81亿元,其管理的基金产品包括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华夏医药ETF等。华夏基金的另一位基金经理赵宗庭一季度末的管理规模达到604.41亿元,其目前管理的基金产品有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华夏消费ETF、华夏沪深300ETF等。

另外,华泰柏瑞基金的基金经理柳军,其一季度末管理规模达517.24亿元。柳军旗下也是清一色的ETF产品,如华泰柏瑞中证科技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泰柏瑞中证500ETF、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等。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艾小军管理451.36亿元资金,主要来源于国泰中证计算机ETF、国泰CES半导体ETF、国泰沪深300指数、国泰中证军工ETF等。

数据显示,管理规模排名靠后的大部分是新任基金经理,但也有一些老牌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缩水。这其中,有些是基金经理工作重心转移所致,也有不少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带货王”与强势机构互相成就

进入2020年,携2019年良好投资业绩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新发产品爆款连连,存量基金也备受追捧。这便是一些知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大增的原因。

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格崧一季度末管理规模达695.81亿元,相比去年年末大幅增加486.74亿元。目前,刘格崧管理着7只基金,包括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广发科技创新混合、广发多元新兴股票等等。兴证全球基金(原兴全基金)的基金经理董承非虽然只管理着兴全新视野定开混合和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两只产品,但其总管理规模达到了331.24亿元。排在两人之后的百亿基金经理还有张坤(易方达基金)、刘江(汇添富基金)、刘彦春(景顺长城基金)、乔迁(兴证全球基金)、纪玲云(易方达基金)、姚飞军(招商基金)等。

可以看到,“出产”这些“带货王”基金经理的多是行业中的强势头部机构,“带货王”和强势机构互相成就。

“目前环境下,固收类基金产品的管理规模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指数和量化投资领域特别是ETF基金领域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主动权益类产品基本就是大机构的天下。大机构成就管理大体量资金的基金经理,逻辑就是这么直白。”华宝证券基金研究人士表示。

基金行业众生相

针对基金经理“带货”能力分化、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基金行业人士认为,基金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淘汰一些选手,但也有足够的包容性,让行业呈现多样的生存状态。

“行业优胜劣汰是必然的,包括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市场不需要很多同质化的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事实上,实际的投资业绩也显示出一些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在持续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资管行业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供给和产能的结构性调整和出清也是必然的。”有基金公司分管市场的副总经理表示。

而作为基金经理,对管理规模的追求也因人而异。有主动权益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表示,自己管理的合适规模在50亿元(单只基金产品)以下。“对单只基金产品的规模,我希望在50亿元以下,而且也不希望同时管理多只类似的产品。因为我认为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策略容量是有限度的,超出限度后,将降低投资效率。”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直言。当然,也有基金经理认为管理资金规模的大小,是自己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有大资金进来,证明市场认可你的投资能力,如果因此需要拓宽投资的能力圈,那么就去做。”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温馨提示:中资券商板块跑赢,半导体及元件概念涨幅居前。最新行情动态随时看,请关注APP。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