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外权益基金兴起 有望为公募打开新业务空间

更新时间:2020-10-26 06:47:40来源:互联网

今年,公募权益基金业绩出色,新基金募集爆款频出,机构委外资金也将目光投向公募权益产品。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发行了面向机构的权益类公募产品,股票投资占比不低于60%。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产品的资金方主要来自保险机构。权益委外产品的出炉,正在为公募打开一个新的巨大的市场。

委外权益基金密集出现

“此前机构定制的公募产品主要是二级债、纯债等类型,今年首次出现了权益委外产品,引起市场很大关注。”安信基金有关业务负责人说。

符合“定开发起”、“成立户数2户左右”等要素的基金有八九只。根据盈米基金的统计,6月份以来,约有9只委外权益基金出炉(含未成立产品),来自国联安、太平、国投瑞银、中邮、中欧、嘉实、景顺长城等基金公司以及山西证券(002500,股吧);这些产品基本是混合型或股票型,股票投资比例在60%以上。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类产品的资金方为保险机构。

盈米基金研究院院长杨媛春表示,此类产品的出现和7月17日“险资配置权益类资产最高可占到上季末总资产45%”的通知有关。根据通知,一些大中型保险公司提高了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而委外权益产品多出现在这个时间点之后。杨媛春强调,委外权益产品集中出现但总量并不大,和保险实际可投资量相比,比例非常小。

“这些产品都是某大型保险机构的单一定制发起式委外基金,每只基金的委托资金都在10亿元以上,合作标准是在有合作基础的基金公司中挑选主动管理能力突出的基金经理。”北京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华南一位机构业务人士表示,多只机构定制公募权益类基金背后的资金方是同一家机构,主要原因是这家机构提高了委外权益投资的占比,委托多家基金公司进行权益投资。

“这不过是需求方和供给方找到了契合点,是业务发展的正常现象,不必刻意解读。”沪上一位市场人士表示。

机构业务是基金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委外权益产品的出现引起基金公司高度重视。

一家基金公司机构业务人士表示,和定制专户相比,委外公募的形式既可以突破单一持有人限制,而且相比定制专户的招标流程,定制公募的效率要高一些。此外,公募基金经理兼任专户基金经理也有诸多限制。定制公募产品,有些机构还有避税的目的。因此,相比直接布局公募基金或者定制专户的形式,委外权益公募基金应该有一定的市场。

固收为主、权益增多

看重基金经理风格稳定

目前成立的委外权益基金,管理者并非风头正劲或者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多数是均衡型或者价值投资型基金经理。机构在定制公募基金时到底更青睐哪类风格的基金经理?

“机构定制公募权益类基金一方面反映出机构对权益市场投资机会的看好,同时也是对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能力的认可。”中融基金策略投资部投资经理赵楠表示,近两年,权益市场向好,机构逐渐采取股票多头策略定制公募基金,选择的基金经理长期业绩优秀,管理能力突出。

安信基金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机构一般更偏爱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稳定,且在这一风格领域业绩持续领先的基金经理。

“资管新规之后,打破刚兑、理财产品净值化成为趋势。资产管理人为了维持此前的收益率水平,需要逐渐配置或者加大配置权益类资产。而且,当前资本市场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中国经济基本面动力韧性十足,基本面向好和政策面支持共同促使资管机构对权益市场的中长期看好,让这些机构积极配置权益资产。”安信基金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诺德基金表示,今年以来机构定制公募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增加,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打破刚兑的背景下,资管机构需要通过资产配置做出相对稳健的业绩去吸引客户;第二、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叠加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预期,机构资金逐步加大权益类投资比例;第三、公募基金权益类投资能力相对突出,运作相对规范,信批透明,从而吸引了机构委外资金。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认为,今年权益市场表现较好,而债券市场比较困难,赚钱效应吸引机构布局权益基金。

晨星基金分析师屈辰晨表示,今年机构定制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增加,一方面是受到银行、保险等机构对权益资产投资比例提升的带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公募的业绩口碑,说明机构客户对公募投资能力的认可。过去主要以专户形式来运作的委外资金现在更青睐公募产品的形式。

“机构对产品的选择和整个市场的行情走势有一定的相关性。今年不仅是机构定制的权益基金增多,整个市场都可以说是权益产品的大年。而且今年债券市场行情不佳,固收产品表现一般。机构资金有资产增值的需求,转而投向权益产品也是顺势而为。”金信基金研究部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