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8 02:34:57来源:网络整理
证券投资信托在2004年萌芽,2015年在牛市的“助力”下,走向了亮点。随着去渠道和去杠杆的加强,证券投资信托的规模开始下降,失去了曾经的辉煌。面对困境,信托公司开始“求变”,加强投研能力,引进相关人才。
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为2.04万亿元,仅占信托总资产的9.27% . 与2015年第二季度的3.02万亿元相比,减少了近1万亿元。
2004年萌芽的证券投资信托,在2015年牛市的“推波助澜”下,走向了亮点。由于证券投资信托的“野蛮”发展,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其中资管新规禁止信托公司扮演“渠道角色”。此后,证券投资信托从高光“走下”仅用了4年时间。
但面对规模不断下滑,信托公司开始“求变”,通过加强投研团队扭转局面。
//
从萌芽到挫折
//
被业内称为“私募股权教父”的赵丹阳从2002年开始筹建“童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2003年开始投资运作。对于当时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定向增发是一种进口产品。投资者知道其运作的模式和逻辑。筹集资金自然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障碍”。
2004年,“纯心”与华润深投共同推出“纯心(中国)集合基金信托计划”,标志着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在资本市场正式推出。
《童心》的推出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各种资本“玩家”纷纷效仿。2006年证券信托产品爆发式增长,产品数量猛增至140只,比上年增长326%;7.52%,2006 年增加到 24.82%。
2007年,牛市的号角吹响,资本如血腥的鲨鱼涌入市场,证券信托业务迎来发展的春天。当年全国证券类信托产品增加到450只,占全部信托产品的70.09%。
由于证券投资信托是“新品种”,销售渠道并不多,加上信托计划限制在50个,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发行数量不断增加,但规模难以扩大。约5000万元。
就在资本“玩家”沉浸在“盛宴”中不知所措时,风险却悄然来临。2008年,资本市场牛熊转换严重影响了证券信托业务的发展。当年全国仅发行证券信托产品277只,比上年减少1/3。
尽管经历了熊市的洗礼,但经过几年证券信托产品的发展,投资者对其运作模式、投资业绩和风险水平有了充分的了解。与此同时,私募基金行业经历了牛熊洗牌,一批明星私募基金脱颖而出。借助前期业绩效应和银行渠道优势,私募基金通过代销方式扩大发行规模,不再单纯依赖信托渠道。
//
牛市机遇,从挫折到亮点
//
2009年1月,银监会发布了《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经营指引》。受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业务和银信合作业务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信托公司的影响。多家信托公司纷纷开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此后,证券信托业务从沉寂中驶入了快车道。
2月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银监会发布了《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持有人、单笔金额进行了适度放宽。再加上2009年股市的配合,私募机构发行了大量产品,规模不断扩大。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发行推出数量稳步增长。
除了与信托公司合作外,私募股权机构还与私人银行部门联手,产品发行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4月,淡定投资与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合作发行第一期淡定,5天发行3亿元。2009年9月,重阳投资发行重阳三期,通过招商银行向全国发售,最终募集10.5亿元。
经过短暂的“狂欢”后,A股进入了5年的低迷期,当时证券投资信托整体增速放缓。然而,2014年的牛市机遇再次“点燃”了低迷的证券投资信托。
2014年,在牛市的“助力”下,投资机会的增多导致信托公司争相发行证券信托产品,证券投资信托迎来爆发式增长。2015年二季度,证券投资信托余额达到3万亿大关。截至2015年末,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余额3.30万亿,同比增长84.21%。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规模占比从2011年的9.85%增加到2014年的14.18%,三年仅增长4%左右,2015年仅一年。时间,该类业务的占比增长了6%以上,从2014年的14.18%到2015年的20.35%,超越金融机构信托和基础行业信托成为资本信托。第二大配置区。
//
监管来临,从神坛“走下”
//
2015年是证券投资信托的分水岭。6月以来,A股市场走弱。随着监管部门加大场外资金清理力度,新增证券信托产品大幅缩水。
2016年3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意见》,明确信托公司应合理控制结构性股票投资信托产品的杠杆率,以及优先受益人之间的投资资本配置比例原则。和劣等的受益者。不超过1:1,最高不超过2:1,不得变相扩大劣势受益人杠杆率。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杠杆率的限制,使结构性证券投资信托产品从爆发式增长转为断崖式下跌。
2017年3月,银监会先后下发“三违规”、“三套”、“四违规”和“55号文”等文件,尤其是直接影响证券的“监管套利”和“不当创新”等内容投资。相信。
截至2017年末,证券投资信托余额3.1万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9.57%。资本信托占比下降至14.15%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仅高于房地产信托行业占比10.42%。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是对证券投资信托的“重锤”。渠道限制、去杠杆、去嵌套等监管要求制约了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业务的发展。在强监管下,多家公司暂停了渠道型结构性证券投资业务。
受资管新规影响,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证券投资信托存量2.63万亿元,占资金信托12.94%,较2017年底减少0.47亿元,半年下降15.07%。
随着渠道业务的加强和去杠杆化,证券投资信托存量余额持续下滑。2019年三季度证券投资信托规模2.04万亿元,仅占信托总资产9.27%。与2015年第二季度的3.02万亿元相比,减少了近1万亿元。
//
加强投研扭转证券投资信托规模持续下滑趋势
//
在去渠道化和“资管新规”要求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的大趋势下,证券投资信托规模持续下降。面对下滑,信托公司开始积极“求变”,扭转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下滑的困境。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好办法是增加投资和研究能力,引进相关人才。
信托公司长期从事交易管理业务,只有少数信托公司具备主动管理证券的能力。相比之下,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相比,信托公司在专业性、投资经验、过往投资业绩等方面都远远落后。
民生信托、爱建信托、外贸信托等少数信托公司已开始借鉴成熟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发展经验,强化投资投研能力,建立强大的投研团队,确保从需求分析对产品设计、投资交易、投后管理都是基于专业判断。
虽然从制度上看,信托业对证券投资部门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但人才仍然寥寥无几。大多数专业人士愿意在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工作。此外,信托公司大多为国有企业,薪酬结构僵化,无法满足基金经理的业绩需求。
因此,虽然发展证券信托是行业共识,但发展证券信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