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3-02 08:48:35来源:互联网
中国基金报记者赵婷
近年来,中国市场成了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布局重点,监管环境持续改善、价值投资深入人心、股市风格利于绩优企业等亮点让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深耕中国市场的过程充满了欣喜,也面临挑战。外资在市场进一步开放、衍生品的使用、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
价值投资深入人心
中国市场迎来历史性机遇
桥水、贝莱德、富达、瑞银等国际知名机构纷纷落户中国,在深耕数载之后,不少外资巨头由衷感慨中国市场正如他们所期待。
野村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海锋直言,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环境的持续改善符合期待。吴海锋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认为中国宏观政策的调整更为成熟,金融条件持续优化也能够支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依然没有过于放松,值得期待的经济发展也会带来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元盛也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中国市场参与者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可运用的金融工具会越来越丰富,投资人的理念也会越来越成熟,监管环境也会更透明。
贝莱德中国区主管汤晓东认为,中国股市风格越来越有利于绩优企业,同时,科技、消费服务和医疗健康等新经济行业持续增长,这符合贝莱德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向消费和高端制造业转型的预期,这将有利于全球大型资管公司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配置。
汤晓东认为,未来全球贸易格局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和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将显着提高。同时,全球资本市场对ESG(环保、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注重,将带来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资金转向可持续性投资。鉴于中国和发达国家差异化的政策周期和产业布局,全球投资者将不仅意识到中国资本市场分散风险的作用,并且受益于中国独有的增长机会和消费潜力,加大投资中国的优质和绿色资产。
惠理基金投资董事兼中国业务总裁余小波表示,近几年价值投资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外资开始加速了解中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资本市场具备容纳大型资金的基础,这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都是不能忽视的机会。
从市场层面看,外资亦对未来乐观。吴海锋表示,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最近几年逐渐趋于理性并呈现出价值投资的一些特点,这也印证了高质量增长的公司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规律。中国股票市场继续扩大开放,相信外资机构的投资方式会逐步融入中国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苗头,预计这种趋势会是长期的,而且将深刻影响中国市场以及外资机构的布局。”
正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惠理在近期将不低于一亿港币的自有资金投资于集团旗下的基金,这些基金主要的投资方向正是A股和港股市场中的中国企业。
期待市场进一步开放
推进投资者教育发展
在拓展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外资机构也遭遇“成长的烦恼”,并对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充满期待。
有外资私募对市场进一步开放和衍生工具的使用充满期待。
桥水中国区总裁王沿表示,一是希望中国市场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更完善,避免外资在注册公司、产品名称时遇到困扰;二是在合理使用杠杆、合理使用衍生工具方面有所突破。
吴海锋称,希望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与其他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进一步开放跨境资本的流动,增强政策透明度,是建立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的重要环节。
也有外资私募认为,品牌推广和投资者教育是需要突破的问题。
余小波认为,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相比,外资开始投资中国市场的时间仍然较短,内地投资者了解不足,目前仍然把团队建设和品牌建设作为主要的工作重点。“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相信更多的投资者会向机构化转变,也会有更多的优秀金融机构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服务,使得投资更为专业,市场更为有序。”
元盛表示,目前市场历史数据相对有限,市场本身在不断变化,规则也多有演化,研究路径和基础设施的搭建也必然随之本土化,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市场特性,耐心并谨慎地前进。从市场拓展的角度来看,打破刚兑后,很多投资人的理念转变仍需要一定时间,对于各种不同策略的理解和配置的目的仍有偏差,希望能推进中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理念和投资者教育更健康地发展。
对于未来资本市场的变化,汤晓东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对公司战略定位和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促进形成统一的监管标准,营造透明高效的政策环境。第三,进一步加强渠道沟通,确保外资机构在华顺利开展业务,有助于提升政府国际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