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6 15:15:33来源:搜狐
初中毕业的林晓新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操纵机器的地方,会在一栋23层高的大厦里,在这里,他完成了“工人小林”到“林工程师”的角色转变。产业工人和生产设备,像流水一样注入到这栋位于深圳的写字楼,构成了深圳最特别的建筑:摩天工厂。
摩天工厂源自宝安区正在探索的“工业上楼”计划,同时也是深圳高质量发展高地的组成部分。而更宏大的政策背景,则是国家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的战略部署。
科创大厦。
探访深圳首栋“摩天工厂”:有种时空错乱感
有人说,寸土寸金,是悬挂在深圳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随着工业用地的供需矛盾逐渐“尖锐”,一个盘旋在人们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疑问是:深圳,是否注定也无法摆脱境外超大型城市“产业空心化”的魔咒?
敢想敢试,能闯善拼的深圳人表示“不服”!
一座楼高23层的科创大厦,平地崛起于深圳西部的茅洲河畔。深圳人,用“向天要地”的先行先试,以“工业上楼”的领先模式,突破了传统工厂的“天际之线”。当南都记者走近深圳首栋“摩天工厂”时,有种时空错乱感:23层的楼层分布着100多家高端制造企业,工人在楼上操纵机器搞生产,而楼下则腾了出来,成为产业工人们休闲使用的图书馆、咖啡厅等各种公共文化设施。
作为“摩天工厂”的参与创建者,深圳市全至产业新城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楚恒说,这个原本只有5万平米空间的产业园,通过向上生长,拓展到了15.5万平米。由于厂房早已饱和,有一家“专精特新”的企业,竟也只能屈居楼下,排队等候“上楼”。
从“招租难”到“难找租”,深圳市佳领域实业有限公司客服主任麦景燊记得,用实力“征服”制造企业,“摩天工厂”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
无论是从高楼本身的承载禀赋,还是从噪音、污染等环保的角度出发,“摩天工厂”都吸引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拥抱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7月,宝安区多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上楼工作指引(试行)》,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工业上楼”。
“摩天工厂”里的化学反应
拔地而起的“摩天工厂”,正给深圳制造业,带来哪些前所未有的“化学反应”?
这栋工厂大楼正在产生“深圳制造”到“深圳智造”的鲜活案例:一架无人机的线路板,从客户提出需求,到设计、验证到制造样品,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实现。效率最高时,甚至可以做到当天提需求,当天就能量产。
作为深圳最早由传统工厂走向“摩天工厂”的企业之一,位于大厦8楼的深圳市诚之益电路有限公司,通过“研发 生产 办公”的一体化模式,在这里刷新了制造企业响应市场需求的“深圳速度”。
“客户和设计师在左边的会议室里谈,工程师就在右边的车间里试,用什么材料,耐压、拉力满不满足,甚至计算成本……最快半个小时,一个无人机的线路板就可以做出来了,甚至当天就能量产。”公司技术总监林晓新说,要是放在以前,工程师们得拿着图纸,在研发部门和生产线来回设计、验证、调试,反复折腾下来,可能2、3天就没了。
这栋“摩天工厂”里,还打破了传统制造业“平面发展”、“各占一亩”的产业布局,以“向上发展”、“叠加共生”的空间拓展。目前,诚之益电路正和楼上的一家激光公司,联合试验一项技术合作,“如果成功,那对我们两个行业来说,都将会是颠覆性的。要是放在以前,我们就是根本不会相交的两条平行线。”
从“普通小林”到“林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产业工人,作为企业最为活跃的“组织细胞”,必须要跟上产业“新陈代谢”的“步伐”。从“普工小林”到“林工”,林晓新坦言,自己也在被工厂的产业升级推着一起迭代升级。
1996年出生的“深漂”林晓新,初中毕业后来到深圳打拼,他从流水线普工起步时,诚之益电路公司的主营业务还只是灯具配件,在产业大区宝安,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存在。 随着深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家企业也抓住了5G、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风口”,涉足高端电路板的研发和生产,从做灯具配套的工厂到无人机供应链企业,普工小林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迎头赶上。
林晓新最初从事的工序,是位于生产链“底端”的磨板。现在,由于流水线的智能和规模化趋势,已经逐渐被机械手等智能装备取代。
不甘被机器取代的林晓新,自费参加了工程师理论培训课程,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去抄进口设备上的英文单词开始,用近十年时间,完成了普工“小林”到“林工”的逆袭。如今,25岁的林晓新,已是整栋“摩天工厂”最为年轻的技术总监之一。
“深圳是一个创业型城市,它的城市作风就是公平对待。只要你有敢拼,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如今的深圳,像林晓新这样“英雄不问出处”的鲜活案例,是深圳市“先行示范”的基层践行者,更是城市持续的产业升级进程的脱颖而出者。
“亿元楼”的新表达
“站得高,自然望得远。”深圳市日新益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祖兵表示,“摩天工厂”,给了他这个非常依赖前沿市场密集信息的外贸型企业,立足深圳发展的充足空间。2013年,从日本学成归来之后,他也曾在其他园区开办工厂,但因为空间不足,只能将厂区分为几处,徒增了管理的成本。2018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与“摩天工厂”“一见钟情”,目前在第20层,租下了3600多平的空间,“四分之三用作车间,全部的生产都在这里完成”。
“精致”的集聚,带来了丰厚的“亩产”。在深圳核心城区福田,聚集着数十栋以总部经济为特色的税收“亿元楼”。而在宝安区,以“摩天工厂”为核心的全至科技创新园,去年工业总产值也高达30多亿元,但在建设“摩天工厂”前,这个工业园的年纳税额还仅有600多万元。在深圳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进程之中,依托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深圳培育出更多元的亿元楼,值得期待。
“从‘三来一补’到‘深圳制造’再到‘深圳智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1年来,制造业一直是深圳发展的‘脊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与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鎏认为,“工业上楼”是产业空间的创新模式,为破解大城市中土地和产业承载空间不足等诸多难题,提出了一条解决路径,也以高标准、严要求与产业集聚效应,倒逼和推动了工业用地单位产出的创新增长,为答好“实体经济更壮实”的时代命题,提供了先行示范的深圳样本。
采写:见习记者 方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