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26 18:02:45来源:搜狐
作为业内首屈一指的金融科技提供商,SS&C Intralinks最近对英特华主管合伙人Barry chen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交易环境,包括境内交易和境外交易。BarryChen分享了他对资产剥离、企业和私募管权投资者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影响等问题的看法。
主要内容:
中国的市场活动和交易环境如何,当下中国是否需要寻找更多的对内投资机会而不是对外投资机会?
本地化策略增长,是否可以认为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
中国能一直保持过去几个月内相对较高的交易完成率吗?
关于资产剥离,公司在寻求资产剥离时会经历哪些过程,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制造2025》政策即将结束,你能告诉我们这对制造者意味着什么吗?
你的客户应该预见到的下一个挑战或机遇是什么?
中国的市场活动和交易环境如何
当下中国是否需要寻找更多的对内投资机会而不是对外投资机会?
Barry chen:就市场活动而言,我们刚刚走出Covid-19带来的影响,很多公司仍在努力解决去年的运营问题,并购交易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尽职调查活动也比去年减少了 25%。这在意料之中,但我们希望明年的交易量能恢复到更正常的水平。
在后疫情时代,旅行限制的取消为商务合作带来巨大优势。在进行交易时,相关人员需要与交易对象进行实际会面。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外公司或关键决策者可以正常地出入境差旅有利于完成商务合作。
从境内交易来看,中国非常欢迎外国投资。政府努力地制定吸引和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从过去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根据我们的调查,从境内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与限制无关,而是与风险敞口有关。限制比较少,是基于我们的调查得出的风险暴露。七到八成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考虑过入境交易以巩固竞争地位。虽然这种考虑不会立刻转化为完整的交易,但至少意味着企业有强烈的意愿。
相对而言,对外交易的情况不是那么乐观。我感觉在某种程度上,人们认为中国公司在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受到了限制,这让一些考虑进行海外收购的公司感到气馁。机会虽有,但我们会非常谨慎。
本地化策略增长,是否可以认为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具体哪些企业看起来有投资机会?
Barry chen:本地化是跨国公司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将供应链留在中国,适应当地,与中国企业竞争。当前,地缘政治和贸易局势紧张,本地化策略增长的情况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
我们看到一些外国公司试图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以适应中国的战略,这也推动了许多活动的进行。其次,很多外资公司都有高端产品,但这些高端产品在当下环境的竞争力较弱,因此,打造本土化品牌是另一种策略。中国公司是本土化的另一个因素,也有中国公司进行本地交易,通过收购来建立本地生态系统。
中国能一直保持过去几个月内相对较高的交易完成率吗?
Barry chen: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既与企业客户打交道,也与私募股权投资买方打交道,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了应有的完成率。
首先,整体经济环境的压力和财务业绩的恶化导致企业在过去几个月内的销售业绩有所下滑;与此同时,客户的估值预期并没有相应降低,这就导致了买卖双方的估值差距。其次,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中国进行大额投资时比较保守,审查也更为严格,企业卖家面临大额投资或融资时也是如此。当下的情况相对不稳定,我希望明年情况会有所不同,这会影响到公司有关剥离或收购的决定,然而要预见全球范围内的明年情况并不容易。
出于战略考虑,我们的部分企业客户正在考虑离开或者剥离在中国的部分业务。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离开中国,而是因为他们的部分业务竞争力较弱,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要实现战略目标非常困难。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今年5月,嘉吉公司(Cargill)将嘉吉中国区蛋白业务出售给德弘资本(DCP),后者是一家专注于大中华区市场的国际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考虑改变基金结构以减轻负担。在面临财务表现不良且扭亏为盈的可能性很小的情况时,公司会决定剥离资产,产生的现金将用于投资其他行业。
关于资产剥离,公司在寻求资产剥离时会经历哪些过程,面临哪些挑战?
Barry chen:涉及到资产剥离时,公司将会非常谨慎。因为他们的核心业务已经存在很多年,尽管他们对不同的业务、不同的细分市场也有所关注,为确保在新的领域也能很好地发展,他们更关注长期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这些团队是非常理性、善于分析且注重长远发展的团队。举例来说,2021年,利洁时(Reckitt Benckiser,RB)与春华资本签订交易协议,以22亿美元将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简称“美赞臣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营养品业务出售给春华资本,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出生率在下降,我认为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
由于投资者有时不会对投资组合进行定期审查,一旦公司出现亏损或者突然需要大量资金,就会成为撤资的触发点。因此,公司需要权衡如何追加投资以扭亏为盈,在这种情况下,剥离资产就会成为被迫之举。在这个行业中,很少有停滞不前的情况,必须继续投资或者改进,否则就会后退,这些是公司必须考虑的事情。
《中国制造2025》政策即将结束,你能告诉我们这对制造者意味着什么吗?
Barry chen:《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一项国家战略,旨在提高中国在环境、创新、品牌、智能创造等细分市场的竞争力,将中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如今,这一举措基于当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尤其是对技术转让的禁令或限制,使中国变得更加自力更生。作为结果,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人工智能、芯片、IT基础设施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交易。
尽管中国公司总是希望进行对外交易,但由于大型交易将接受严格的监管审查,他们正在寻找较小的初创公司进行投资。中国在技术商业化方面有其优势所在。继续试验商业化技术,使其商业化。因此,正如我所说的,中国在风险、私募投资等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芯片、传感器、智能制造等。
但是,我确实认为还有一些领域存在泡沫,因此投资者必须保持理性,深入认识投资项目,而不是完全依赖政府补贴这种商业模式。
虽然这项政策即将结束,我认为政府仍将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争取让中国成为全球强国。这项政策的成功归功于真正进行创新的公司,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大量投资于技术仍将会是正确的选择。备受关注的投资领域包括制造业和工业等,即使是一些消费类基金,也已经从消费类投资转向工业先进制造类投资。
你的客户应该预见到的下一个挑战或机遇是什么?
Barry chen: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来的话,我认为挑战是“犹豫不决”。我们的客户处于面临挑战而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情况,问题在于,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们仍然看好中国经济。对于那些定位准确的公司来说,中国经济有着坚实的基础,差异化竞争始终存在,中国仍有增长空间和巨大的整合机会。当然,如果他们有其他长期的计划,或者本身已失去竞争力,那么可能这是退出的时候了。
多年来,Intralinks始终致力于协助企业开展各种战略活动,如并购、募资、企业贷款、债务出售以及投资者报告等。Intralinks将持续协助亚太地区企业开展安全、透明的并购交易活动,为企业的并购交易活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