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0-22 13:52:29来源:采编
【A股回暖货基扩张“刹车” 市场剧震多空分歧加剧】“我们设了个资金池,专门做企业过桥贷的,因为现在经济不好,企业资金链比较紧,所以这个市场挺大的”,西部地区一家与P2P平台合作的小贷公司负责人称,“收益和一般的信托、P2P比更高,因此有一些客户是之前做股票也转过来投这个。”“我们设了个资金池,专门做企业过桥贷的,因为现在经济不好,企业资金链比较紧,所以这个市场挺大的”,西部地区一家与P2P平台合作的小贷公司负责人称,“收益和一般的信托、P2P比更高,因此有一些客户是之前做股票也转过来投这个。”
泛滥的资金,稀缺的资产,这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困扰着资本圈的难题。
如此情形下,股市的回暖无疑吸引了资金的关注,十月以来,随着股指的回升,A股成交量出现了明显增加,10月8日,沪市成交量只有2588亿元,但是到了10月21日,沪市的成交量已经倍增至5185亿元。
但是正在股市节节攀升之时,10月21日市场在没有明显利空消息下突发大幅下跌。当日上证指数下跌超百点,跌幅达3.06%,而创业板和中小板跌幅更是分别达6.63%和5.89%。股市再现不稳迹象。
7、8月股市大跌曾经导致股市资金大量流向固收产品,10月以来股指的上扬是否会重新吸引资金趋势性回流?突然的大跌又会否影响资金的抉择?
A股回暖影响货基规模
过剩的资金在权益类市场和固定收益类市场间流窜,这样的“跷跷板效应”在货币市场基金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
今年8-9月,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进入了明显的增长期。据基金业协会披露数据显示,8、9两个月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环比增长分别达7.37%和5.74%,而货基在全部类型基金中的占比也由7月份的46.87%分别提升至8月的52.28%和9月的54.83%。
与此同时,A股在此阶段恰处于萧条状态。上证指数在8-9月内下跌逾600点,累计跌幅达16.49%,深圳成指同期跌幅更是高达18.32%,沪深两市成交也逐日走跌。
“股市的疲态会导致减仓的投资者更多地将闲置资金用于现金管理。”北京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固收研究员认为,“这类投资者仍然在关注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所以会选择流动性更好的货基投资,这也成为了一段时间来货基市场占比提高的原因。”
但是,当时间进入10月份后,货基的好时光暂停了。截至10月21日,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已累计上涨达8.77%和9.11%,而两市合计成交额也由9月底的不到4000亿猛增至万亿规模。
而货币型基金则在经历了逾两个月的规模增长后,遭遇了规模增长瓶颈。
数据的统计口径显示,9月底,货币型基金的规模为24886.41亿元,而截至10月20日,固定收益24886.45亿元,仅增长0.04亿元,而市场占比则从34.30%下滑至34.22%。(统计口径有别于协会数据)
“这个月以来货基的赎回明显增加了,同时股票型基金的规模也在提高,我们猜测是与股市回暖有关。”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运营部经理坦言。
多空分歧加剧不确定
事实上,除股指及交投回暖的跷跷板效应外,另一项导致投资货基资金外流的原因,则可能来自于资产荒下其预期收益的下滑。
“因为资产荒的发生,货币型基金的收益率在走低,许多货币市场基金的历史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了3%。”前述固收研究员表示,“纵向看,这个收益率是非常低的,这也让货基的吸引力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就在此轮A股反弹前的9月30日,包括余额宝在内的244只货币型基金的最近7日年化收益率均未达3%,该部分基金超过全部同类产品总数的一半。
“资产荒让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收益率降低到一定阈值的时候,将会提高闲置资金的风险偏好,诱使资金入市。”上述研究员指出,“一来是股灾后A股估值水平下降了,安全边际在提高;二来当许多货基收益比一些蓝筹股的股息率还低的时候,投资者自然选择持股。”
不过,由于市场回暖时日较短,其趋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也仍然高悬;而就在股指回升回暖逾半月后的10月21日,市场再度遭遇剧烈震荡阻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指数及交投未来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其对货基等固收类产品的影响也有待观察。
“经过股灾后,市场情绪是比较脆弱的,一旦再度下跌,出逃资金可能又会选择做现金管理,产品的赎回也会变慢。”前述固收研究员称,“另外货基规模下降之后,收益则可能会走高,不排除会有资金回流的可能性。”
不过面对10月21日的下跌,部分市场策略人士似乎仍然比较乐观,并认为此次调整只是市场上行轨道中的正常震荡。
“今天的震荡市预期之内,不必惊慌。”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未来几天震荡很正常,行情还没有完。”
“这个阶段的震荡杀伤力不大,还可以通过做交易和逢低发掘新机会来获得超额收益。” 张忆东认为。
大额类受冲击或有限
与货基等标准化固收产品的规模变化不同,股市短期回暖的“跷跷板效应”在大额固收类产品的变化上则并不明显。
“股灾之后一些项目的发行募集速度变快了,但整体的变化并不明显。”中植系旗下一位产品销售经理表示,“今年的问题不在于发行难,而是产品收益率下降了,有的客户为了更高的收益率,转投了非信托的私募产品。”
“并没有觉得股市回暖对产品销售有很大影响。”北京一位信托、资管类产品的渠道负责人也反馈称,“政策方面也有一些影响,比如股指期货限制了后,新发的套利类产品减少了,这类产品的收益率通常也比较稳定,而这也让一部分到期的客户转投了传统的信托贷款项目。”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面对A股的短期回暖,另有部分投资者并未选择重新入市,反而转道部分P2P、小贷公司寻找收益率较高的过桥项目;而该类投资现象的增多,和经济下滑背景下,部分企业资金周转遭遇困难有关。
“我们设了个资金池,专门做企业过桥贷的,因为现在经济不好,企业资金链比较紧,所以这个市场挺大的”,西部地区一家与P2P平台合作的小贷公司负责人称,“收益和一般的信托、P2P比更高,因此有一些客户是之前做股票也转过来投这个。”
据该负责人介绍,投资金额在200万元以内,其过桥预期收益为年化24%,而如果在200万元以上的,其过桥预期收益则可高达36%,此外,该类项目的一大特点是流动性较好,即参与者若发现股市机会出现时,可在7日左右时间完成退出,并重新入市。
“确实有风险,但只要把握住两端资金和项目,整体上是可控的。”前述负责人称,“主要还是收益高,符合做股票的人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