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2-21 08:21:52来源:互联网
2018年以来,由于信用环境收缩,债券违约频繁,公募“踩雷”增多。出于对持有人权益保护考虑,公募近期主动对违约主体提起诉讼,争取追偿主动权。因涉及多个主体和复杂的法律程序,公募的追偿不会一蹴而就。鉴于违约教训和损失影响,公募已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公募主动诉讼
据中诚信评级公司统计,2018年共有123只债券违约,涉及发行主体51家。而2019年以来,信用债市场也已发生逾10起违约事件,涉及金额接近90亿元。
记者观察到,去年以来债券违约多次引发公募“踩雷”,并导致相关重仓债基的净值大幅下跌。比如,今年1月中旬就有两家公募旗下6只产品“踩雷”,净值最高跌幅超过10%。
作为资管机构,公募基金应以持有人利益为重。深圳某公募固收总监表示,其所在的基金公司早在2017年就对民营类企业债的标准收紧,2018年又对有违约风险的债券进行提前排查,以降低持仓风险敞口。但随着违约越来越频繁,公募机构日前一改以往的风险提示或自费回购提供流动性支持等被动做法,主动对违约主体提起诉讼,以获得追款先机。
据天眼查近期公布的裁判文书显示,因“踩雷”丹东港集团发行的“14丹东港MTN001”相关债券,包括金元顺安基金、融通基金、长安基金在内的11家持有机构对丹东港提起诉讼,涉诉金额约9.41亿元,单家金额最高的是金元顺安基金的2.55亿元。融通基金相关人士称,该案件已移交至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已立案受理,但目前尚未通知开庭。
另外,博时基金和鑫元基金近日也公告称,已代表旗下相关产品对中国华阳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阳经贸”)提起诉讼,诉讼已被法院受理。据了解,这两家公募的旗下基金所持有的“15华阳经贸MTN001”未能按期足额偿付,华阳经贸已构成违约。
追偿难度大
记者了解到,信用违约的追偿涉及多个相关主体,公募虽在积极争取回款,但诉讼效果如何,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上述固收总监直言:“整体来说,信贷违约有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债务越是靠后,回收越艰难。”
“一旦信用出问题,即便是参与违约回收或诉讼,机构基本都是有损失的。”上述固收总监提到两个具体因素:一是有时公司只是被传要出问题,但还没违约,可银行抽贷导致利息难以偿付,形成实质违约。因此,在银行拿钱退出后,剩下的债权人基本是受损的;二是从信用市场目前完善性和运作机制来看,法律环境对债权人的保障仍不够充分。
从法律上讲,债权人具备追偿权利,但不能对债务人的资产进行处理,提前诉讼是否能享受优先追偿权,也不能一概而论。华南某律所律师分析说:“只要进行债权申报,都能享受追偿权,但有担保的债权优先偿还(并非所有债券都有担保机制),普通的债权则按比例偿还。”另有法律人士则表示,如果涉及破产清算,通常情况下,起诉先后顺序不会影响清偿顺序。
截至目前,相关机构还没有公布追偿和诉讼的进展情况。但据记者了解,在近期提起诉讼的部分公募中,涉及违约的产品有机构定制基金和旗下私募产品。分析人士指出,这类产品多与机构客户相对应,规模大,影响广,公募提起诉讼也有着保全声誉的考虑。
对此,上述固收总监直言:“我们一直以控制信用风险为主要方向,因为我们的固收有好几千亿规模,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客户,且他们对我们都是一票否决制,只要组合出现一例违约,就立马赎回,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强化风控
2018年的债牛行情让公募固收获益颇丰,但频繁的信用违约也在提醒公募:风险防范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随着新年权益市场的持续回暖,公募也在逐渐减少信用增强策略,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
“开年以来流动性持续宽松,这是利好债市的,短期会有5BP-10BP的阶段收益,但目前还没看到一个明确趋势。”上述固收总监指出,目前政策对经济增长兜底做了很多工作,短期内不会有经济大幅回落或超预期下行风险,债市也会是中性震荡格局。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减速换挡、结构转型,加上全球经济增长缺乏亮点,“在这一背景下,公募固收并不适合做信用增强策略,也不具备条件从错误定价角度去寻找高收益债。所以,固收的发展重点不是扩张规模,而是防范风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公募将强化风险把控付诸实践。比如,深圳某公募人士表示,其部门去年进行架构调整,重点在标的调研方面下了功夫。“如果听到重要持仓公司的可疑传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调研,发现问题会及时卖出或剔除出信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