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4-26 08:40:45来源:金牛理财网
随着股市回暖和投资者认可度提升,养老目标基金今年的募集规模确实在快速攀升。截至4月24日,今年新成立的5只非发起式养老目标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为6.49亿元,比2018年成立的12只非发起式养老目标基金3.28亿的平均募集规模几乎翻倍。税延将至,多只养老目标基金快速成立
随着公募基金纳入个税递延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的临近,4月份多只养老目标基金快速成立和运行。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回暖和公募在养老投资上相对优势的凸显,公募在个人养老投资领域大有可为。
公开信息显示,4月以来有广发、华夏、鹏华、国联安等基金公司旗下养老目标基金发布提前结束募集公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基金快速成立,是为了赶上五一后公募纳入个税递延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在此时间节点前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有望获得政策的红利。
据悉,证监会等五部委在去年4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我国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并明确一年期试点结束后将公募基金纳入投资范围,今年的5月1日也成为基金行业期待的日子。
上海一家银行系基金养老金投资部门负责人表示,如果未来个人养老金税收递延账户在全国范围内开通,并涵盖公募,每月600元到1000元的定投资金将为公募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量资金,这一新增市场自然是各家公募基金的必争之地。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目前国内养老替代率为40%,并呈现逐渐下滑趋势,预计2050年我国养老替代率会下滑到30%以下,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将受到较大影响,开启个人养老投资已是迫在眉睫,“这也证明这一市场的空间非常广阔,公募基金也大有可为”。
沪上一位银行系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以公募FOF形式运作的养老目标基金发行总体存在困难,叠加具备一定封闭期限,流动性欠佳,这类产品天然面临难以募集的难题。据他了解,上海一家中型公募为完成公募FOF的2亿元成立规模,特地找了帮忙基金,但成立后帮忙资金撤离,基金规模大幅缩水。
不过,该基金经理认为,虽然养老目标基金难发,但随着股市回暖和投资者逐渐认可,养老目标基金存在回暖迹象。今年接近10亿规模较大基金频频成立,投资者的认可度也在提升。
除此以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公募相对其他类型资管产品,在个人养老投资上更具优势。从目前个人养老投资的效果看,国内的公募养老产品大幅超越递延养老保险的发展。(证券时报)
买养老目标基金或许还能省钱!
据说今年5月1日有大事~
除了美滋滋的4天小长假,更重要的是公募基金有望被纳入个人税收递延政策范围。
2018年4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保险产品先行试点一年,根据《通知》:“试点结束后,根据试点情况,结合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建设的有关情况,将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
这也意味着,如果公募基金被纳入,那么投资者买养老目标基金还能省钱,这种福利怎能不深入了解一下。
由于目前相关信息还未正式落定,小编就参照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计税方法为大家盘算盘算。
根据规定:
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其缴纳的保费准予在申报扣除当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办法确定。
假如投资者A,税前月收入10000元,他每月应缴个税是——
月应纳税所得额=月税前收入-5000-
月税前收入*17.5%=10000-5000-10000*17.5%=3250(元)
月纳税金额=月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3250*10%-210=115(元)
如果投资者A每月购买养老目标基金,按照“6%和1000元孰低”办法计算,投资者A每月有600元的额度买养老目标基金可以享受个税递延优惠。
那么,他每月应缴个税是——
月应纳税所得额=月税前收入-5000-600-月税前收入*17.5%=10000-5000-600-10000*17.5%=2650(元)
月纳税金额=月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2650*3%-0=79.5(元)
(注:5000为个税起征点,17.5%为上海市五险一金缴纳比例,所得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均参照新个税办法计算。)
所以,投资者A在每月购买600元养老目标基金后,每月可节省缴税115-79.5=35.5元,一年下来就是426元。(交银施罗德基金)
为什么有的有钱人越来越有钱?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所以存在马太效应也就很正常,大城市凭借优质资源不断吸引小地方的人才,富人凭借信息和财富优势,让资产越滚越多。有人说,这没办法,人家本金多,同样是理财,1000万和100块的收益当然不一样,但这只是表象,其实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
普通人选择时总是患得患失。引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三件事越努力越糟糕,爱情、睡眠和选择。没错!普通人在做出选择,尤其是重大选择的时候,总会患得患失,因为他们没有经济底气来支撑他们“轻易”做出选择,所以这就会导致大多数人做出的选择往往是错误的、非长远性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会去找工作,但有的则会选择读研甚至读博。但我身边有相当一部分朋友是迫于家庭经济压力本科一毕业就走出社会赚钱,而那些家庭条件相对更好的反而会因为不想工作,逃避社会而继续读研或者创业。多年以后你会发现,那些早早出来工作的,到现在依然那么多工资,而那些选择读研读博,或者创业的,指不定还混得更好。
当然这话或许有些绝对,但有一点你得承认:那就是富人朋友似乎总是比你懂得多一点,比你强一点。而正因为这“一点”,所以他们在选择时往往反而会歪打正着,或者凭借富人圈的优势在一个更好的平台上发展。总结一下,普通人选择往往患得患失,所以总是做出只顾当下利益的选择;而富人做选择似乎非常随性,但往往“歪打正着”。这也印证了那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