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基金黄震:公募提升权益投资竞争力刻不容缓

更新时间:2019-08-26 14:27:38来源:中证网

中融基金总经理黄震:抓住利于公司发展所有契机

作者:吴娟娟 来源:?

公募基金行业头部效应基本形成,次新基金公司的突围充满了挑战。正因如此,中融基金新晋总经理黄震表示,中融基金成立6年来,丝毫不敢松劲,力求抓住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所有契机。

作为一家次新基金公司,中融基金给外界的印象是干劲十足。黄震认为,公司上下都有“奋斗者精神”,这种精神是中融基金企业文化的内核,也是公司6年来在公募行业慢慢站稳脚跟的原因。黄震认为,一家具“奋斗者精神”的公募基金公司应竭尽全力捕捉市场所有的发展契机,如同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需要答对所有可以答对的题,拿到尽可能多的分。如今,已经跻身行业中游的中融基金,未来除了奋斗精神,同样重要的是正确部署,踩准行业发展节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风控体系

公募是一个轻资产重人才的行业,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而黄震认为,薪酬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全部因素。

他认为,吸引人才,一方面需要合理的激励水平,另一方面需要给人才成长空间。“我现在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稳定投研文化,建立起一个有着中融基金基因的投研团队。公司目前投研团队稳定,氛围良好,业绩优良,正是做这件事的时候。”

“我们要求基金经理有自己的理念和风格,投资不能没有章法。作为专业投资者,我们靠投研体系框架去获取超额收益。”黄震介绍,中融基金内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量化和评价基金经理风格的稳定性。“相关部门从各个角度给基金经理做风格回溯,最终得出一个量化结论。风格是否鲜明、稳定,是公司对基金经理考核的重要一项。”

风险控制能力则是公司考核基金经理的另一部分。黄震认为,基金经理是其所管理产品的第一责任人,但是风险控制责任并不只是个人的事,公司要从团队到机制到考核建立起一整套风险控制体系。

投研团队的协作也非常重要。黄震表示,在好的投研团队中,研究员与基金经理处于一种愉快的合作关系中。

在中融基金,除了基金经理,公司也对研究员进行合理的激励。他介绍,中融基金对研究员的考核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基金经理评价打分,这也是业内通行的做法;二是研究员推荐的股票构建成一个模拟组合,模拟组合的收益率决定研究员的考核业绩。

中融基金实行优胜劣汰机制。黄震认为,合理的奖惩机制可以激发员工奋斗,但是他认为激励必须与公司文化契合。对于目前在行业引发讨论的“事业部制度”,黄震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事业部制度不一定都是好或者不好,要看它是否契合公司的文化。

黄震说话语调温和,中融基金很多员士表示“很难想象黄总发脾气是什么样”。黄震说,入行早期经历了市场动荡而彻夜难眠的煎熬阶段,习惯之后,现在心态已经平和,“大部分时候都能比较淡定地面对很多事情”。他认为“读书”是减压和进步的方式,阅读可以不局限于投资领域,只要感兴趣,都可拿来读,开卷有益。在阅读时既能够学习又能减压,而他现在正在看的一本书是《三国志》。黄震说,要有效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做什么都会很有效率。

提升权益投资竞争力

黄震介绍,中融基金于2013年成立,2014年开始发力,直至成为行业中游公司。他坦言,身处公募行业,一刻也不敢松懈,稍微懈怠就会被行业甩在身后。“行业日新月异,一步落后,要赶就很难了。”

他表示,一定要抓紧时间进一步强化权益投资能力。“在经济结构调整期,信用风险逐渐释放,加上理财子公司逐批成立并发力,公募基金优化和提升权益投资核心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经常使用“如果不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的句式,显示出强烈的危机意识。黄震说:“中融基金发展到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韧性,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公司上下还是保持着危机意识,危机意识贯穿了中融基金的成长历程。”

6岁的中融基金经历了公募行业发展的诸多变化。“当机会来临时,我们会判断这个机会适合不适合参与,一旦决定参与便全力以赴。”黄震介绍,2016年,中融基金认为权益市场短时期内会比较低迷,于是将业务重点转向债券。而从最开始的从货基起家,到2015年大力发展分级指数基金业务,到2016年又着力打造债券投资能力,2017年布局FOF业务,中融基金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2018年下半年A股市场低迷,中融基金看到权益市场已经进入底部阶段,开始着手强化权益投研业务,引入资深基金经理,扩充研究团队,建立投研交流机制,明晰考核导向。因此,公司抓住了今年以来权益市场的机会,权益产品业绩整体排名行业前列。

黄震认为,在危机意识下,中融基金不断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中挖掘机会。

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科创板的设立。科创板承载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使命,黄震认为,对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来说,科创板既是机遇又是责任。

“科创板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意义重大,是证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市场有效定价、优化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一环。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必须认真投入,以专业能力实现科创板公司的合理定价和稳定运行,体现公募基金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科创板本身也是投资机会,对于中融基金来说,也是一个发展契机。我们力争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针对科创板,中融基金目前已形成了深入的研究机制和良好的协调机制。

如今,被动投资成为全球趋势,国内被动投资也开始大行其道,中融基金则从去年开始布局ETF业务。

黄震认为,作为资产配置工具,ETF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2018年认清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开始布局了。”中融基金的首只ETF,选择跟踪央视财经50指数。黄震分析,一方面,央视财经50指数的选股机制非常好,历史业绩优秀,大幅跑赢同期市场其他主要指数;另一方面,作为中融基金进入ETF市场的首只产品,在其他指数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需要走差异化竞争的路线。

“发行首只ETF其实是很大的一个工程:要上系统,要进行人员培养,包括前中后台很多岗位都涉及。此外,产品发行要与交易所充分沟通,与指数供应商充分沟通。”黄震认为,ETF代表了我国公募行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因此,中融基金不能缺席。近期,中融基金又拿到了首只宽基ETF产品——中融中证500ETF的批文。

目前,中融基金在10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位于中间位置。进入中游之后,中融基金的目标是什么?

黄震介绍:“我们希望在排名上还能够有所提升。很多机构在挑选公募基金开展合作时,行业排名是他们的重要考量条件。我们希望先把重要的业务都布局起来,这样一来,客户的需求我们都可以满足。当然,各个业务条线精进还需要时间。”

在行业站稳脚跟

8月8日,中融基金发布公告,原副总经理黄震于8月7日起升任公司总经理。

入职中融基金之前,黄震一直在券商工作,而在升任中融基金总经理之前,他在中融基金还有多个岗位的历练经历。黄震表示,此前一直专注于投研条线,上任之后将加强对各领域的了解。“因为你不对公司各项业务有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你就没法开展工作。”

对于刚刚走过6个年头的中融基金,黄震的评价是“在行业里站稳了”。2019年7月,公募基金年中规模排名显示,扣除货基和短期理财之后,中融基金排在第55名,在10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位于中间位置,在“同龄”公募基金中属于发展比较快的。

但目前整个公募行业竞争激烈,内部竞争和来自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压力都比较大。不过,中融基金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比较拼。他认为,“奋斗者精神”是中融基金的文化核心。“公司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主要靠的就是这种企业文化。从中融基金成立到现在,大家都没有松劲儿,一直保持着成长的状态。”

但公募行业经过21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公司,如【东方证券(600958)、股吧】资管的精品店模式在行业树立了口碑,嘉实基金的投研架构受到市场普遍认可,华夏基金在被动投资上的耕耘也进入收获季。如今6岁的中融基金虽然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但与这些头部公司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下一步中融基金如何突围?

针对这个问题,黄震认为,应继续保持和强化权益投资方面的核心能力,在全球资管行业进入资产配置为王的时代背景下,布局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